中东火药桶又要炸?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军方高层公开撕破脸,双方剑拔弩张的架势让国际社会捏了把冷汗。这位执政近20年的"铁腕老将"正面临军方的集体反弹,军方将领罕见通过媒体放话"政府决策危害国家安全"。要知道,以色列国防军(IDF)可不是普通军队——这个全民皆兵的国家里,军队和社会的毛细血管都连在一起。如今军政系统闹到要"拆伙"的地步,难道真应了那句老话"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"?
特拉维夫的政坛地震始于三周前那场闭门会议。据《耶路撒冷邮报》披露,总参谋长赫尔齐·哈勒维当着内阁成员的面,把作战地图摔在桌上:"如果继续执行这个计划,我的士兵只能穿着拖鞋上战场!"他反对的正是内塔尼亚胡力推的加沙地面行动升级方案。军方情报部门评估显示,全面进攻将导致以军日均伤亡超200人,而内塔尼亚胡的竞选团队却在偷偷测试"强硬形象"的民调数据——这种把战争当政治筹码的做法彻底激怒了穿军装的人。
这场冲突的伏笔早在2023年司法改革时就已埋下。当时空军司令托梅尔·巴尔少将公开警告"改革可能削弱军队战斗力",结果第二天就被国防部长约阿夫·加兰特撤职。但军方很快展开报复:三个月内,预备役飞行员集体请假,F-35中队停飞率骤增40%。这种"非暴力不合作"让内塔尼亚胡尝到了硬碰硬的苦果。
更棘手的矛盾在预算分配。财政部2024年要砍掉28亿谢克尔的装备采购费,转头给极端正统派犹太社区加发补贴——这相当于削掉半个装甲旅的经费。陆军司令奥里·戈尔丁直接向议会提交"白皮书",里面算了一笔残酷的账:每少1辆"梅卡瓦"坦克,边境防线就会多出300米的火力空白区。而此刻真主党在黎巴嫩边境的火箭弹库存,已经比2021年冲突时多了三倍。
约旦河西岸的吞并计划则是另一颗定时炸弹。军方情报显示,强行吞并将触发巴勒斯坦权力机构解体,届时5万安全部队人员可能倒戈加入哈马斯。但内塔尼亚胡的利库德集团坚持要在选举前完成"历史性壮举",气得国家安全总局(辛贝特)局长罗嫩·巴尔在内部会议上爆粗口:"这帮政客的竞选海报比防弹衣还厚!"
美国《外交政策》杂志最近曝光的五角大楼评估报告更令人心惊:以军高层已开始绕过政府,直接与埃及、约旦军方对接危机管控方案。这种"战场自治"现象在以色列建国75年历史上仅出现过两次——1967年六日战争前和1973年赎罪日战争前。
当特拉维夫的政客们还在算计选票时,前线的士兵已经给枪械上好了润滑油。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——2000年巴以冲突爆发前三个月,时任总理巴拉克同样与军方陷入类似僵局。如今加沙边境的装甲集群已呈楔形部署,而指挥链顶端的两个权力中心却各自攥着半截缰绳。或许只有等第一枚火箭弹落在特拉维夫市政厅屋顶时,这些大人物才会想起同一句希伯来谚语:"当敌人来到门口,争论该用哪把钥匙的人终将失去整个房子。"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华亿配资-股民配资炒股-股票正规的杠杆平台-正规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